好父母与孩子一起成长——家庭是成长之源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家校合作共育]
看到别的孩子都在上补习班,要不要给自家孩子也报名?不受人喜欢的“熊”孩子,到底是孩子自身出现了问题,还是家庭教育出现了问题?处于青春期的孩子略显叛逆,如何才能走进孩子的内心?孩子说谎、叛逆、早恋、网瘾、厌学,家长焦急万分,可家长说得越多劝得越多,孩子越对抗,该怎么办? ……
全国妇联2015年发布的《第二次全国家庭教育现状调查报告》显示:“不了解孩子的想法”的父母占30.3%;“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教育孩子”的父母占47.4%,成为家庭教育四大困难之首;认为“孩子比我强”或“孩子跟我不相上下”的父母超过六成……这都说明,对于相当数量的家长来说,并不了解如何用科学的方法尊重孩子、走近孩子、教育孩子。究竟该怎么办?
好父母与孩子一起成长
——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
作者|王沐源|青岛日报
1
在现代社会,
教育是两代之间的相互影响
现在的孩子为什么那么难教育?这是让很多父母困惑焦虑的问题。孙云晓指出,信息化时代动摇了成人的权威地位,当今时代的父母比以往任何时代的父母都更需要学习,甚至要向孩子学习。
孙云晓说,今天的孩子与网络的关系非常密切,他们喜欢玩手机、上网玩游戏,因此很多父母最担心孩子出现网瘾问题。“但是你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孩子最 35 41938 35 14941 0 0 1655 0 0:00:25 0:00:09 0:00:16 3239 35 41938 35 14941 0 0 1490 0 0:00:28 0:00:10 0:00:18 3240易上网成瘾吗?我们曾在全国范围内做过这项调查,结果出乎很多人意料。”他说,一种情况是家里没有电脑、不允许孩子上网,这样孩子会到父母无法监控的地方偷偷上网;另一种情况是父母上网水平低,不能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网络。如今很多孩子的网络应用能力强于父母。“我有一个9岁的小侄女,她用简单的编程工具自己设计了20多款小游戏,里面的很多小奥秘我们大人都看不懂。她说她班上的同学都喜欢设计小游戏。”孙云晓说,“你真的了解今天的孩子吗?今天的父母不仅要加强学习,还需要向孩子学习。”
现代社会应该是两代人共同成长的社会。在现代社会,教育是两代之间的一种相互影响,它要求把孩子作为能动的权利主体,成年人应该看到信息时代孩子身上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能。孙云晓指出,当代少年具有影响成年人的10个优点——接受新事物的意识和能力非常强;思维独立,具有批判精神;有较强的平等意识;有较强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热心社会活动,有较强的公民意识;比成人更容易接受环保意识;相信事实;做事认真;积极的休闲态度;兴趣爱好广泛。
2
人生路上,主动性是加油踏板,
自制力是刹车踏板
父母要加强学习,可以从哪入手呢?讲座中,
孙云晓送给在场父母三句话,第一句话是,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
很多父母一味关心孩子学业,而忽视了健康人格的培养。比如平时很多父母喜欢问:作业写没写?成绩怎么样?考了第几名?而较少问:有没有朋友?跟谁交了朋友?朋友关系怎么样?人格不健全所引发的人生悲剧并不少见。
那么父母怎样培养孩子的健康人格呢?孙云晓说,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学教授陈会昌曾对北京200多名孩子进行长达20年的跟踪研究,他发现,有两个指标决定孩子是否健康向上,一是主动性,二是自制力。主动性是指有兴趣、追求、梦想、目标;自制力是指有规则、底线,遵守各种规范要求,有控制自己的能力。“理想型”的孩子主动性与自制力都强,“小绵羊型”的孩子自制力强、主动性弱,“破坏型”的孩子主动性强、自制力弱,“游手好闲型”的孩子则是主动性与自制力都弱。
“开车的人最能明白这个道理——一个人的主动性就像汽车的加油踏板,而自制力就像刹车踏板。”孙云晓说,不管少了哪一个,人生都不能平安顺利地到达目的地。
3
晚餐是增进关系的好时机,
而非说教好时机
孙云晓送给在场父母的第二句话是,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
许多父母认为,自己爱孩子,所以不管怎么教育孩子都可以,殊不知,父母的态度与行为会影响到亲子关系,而不好的关系会导致教育失败。孙云晓举例说,如今很多父母白天忙于工作,只有晚上吃饭的时候才有机会与孩子沟通,于是“餐桌训子”成为许多家庭的常态。很多父母把孩子没考好、犯错误、挨老师批评之类的事全都拿到餐桌上说,不仅自己越说越生气,孩子也无心吃饭,往往还没吃饱就弃碗而逃。家应该是一个温暖的地方,而不是冷漠的地方;父母应该是可亲的人,而不是可怕的人。晚餐是享受温馨的好机会,当父母给孩子足够的关爱,无需再说什么,孩子也会自我教育、自我反省、督促自己努力做得更好。改变关系,从倾听和理解开始,父母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自以为是,父母的最大弱点就是话说得太多。
孙云晓指出,好的关系有五个原则: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好关系的底线是,当孩子遇到麻烦或危险的事情时,看他是否敢告诉父母;而高线是,当孩子犯下严重错误时,看父母是否敢于惩戒孩子以及孩子能否承担责任。
4
好习惯的利息让人受用一生,
坏习惯的债务让人破产
孙云晓给出的第三句话是,习惯决定孩子一生。
习惯对人的影响有多大?很多人早上一睁眼先看手机,如果出门没带手机会觉得魂不守舍,这就是习惯的强大。正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好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地增长,一个人毕生都可以享用它的利息;坏习惯是道德上无法偿清的债务,这种债务能以不断增长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创举失败,并把他引到道德破产的地步。
美国研究发现,人的一种动作重复出现21天就能逐步养成一个习惯,如果这个动作和行为持续90天以上,就能养成一种稳定的习惯。英国伦敦大学的研究表明,人养成一个习惯平均需要66天,最复杂的习惯大概需要254天。“父母能不能利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培养孩子三到五个好习惯呢?”孙云晓说,“这将是父母给孩子的最珍贵的礼物,足以改变孩子的一生。”比如跑步的习惯。或许有人会质疑,跑步怎么能改变孩子一生呢?实际上,坚持跑步的人往往拥有强大的自制力、顽强的意志、吃苦耐劳的品质和坚韧不拔的人生态度。
关于习惯培养,孙云晓给出六个步骤:提高认识,引导孩子对养成某个习惯产生兴趣;明确规范,让孩子对养成某个好习惯的具体标准清清楚楚;榜样教育,儿童少年时代是榜样和偶像的时代,其学习特点是观察和模仿,父母是孩子最直接的榜样;持久训练,坚持不懈的行为训练让孩子由被动到主动再到自动;及时评估,让孩子在成功的体验中养成良好习惯;形成环境,让家庭生活和学校环境乃至社会风气成为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支持力量。
(文章转自《青岛日报》记者 王沐源 )
父母,如何与孩子共同成长
——共同对话家庭教育的核心话题
朱永新|孙云晓
傅国亮|刘丽萍
近日,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孙云晓,国家督学、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副会长傅国亮以及北京大学教育与人力资本研究所家长教育中心副主任刘丽萍受邀人民日报访谈,共同对话家庭教育的核心话题——父母,如何与孩子共同成长。
1、
成长有一个共作效应,
有一个生命的成长场
主持人:在您看来,为什么父母要与孩子一起成长?
朱永新:一个人走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走才能走得很远。其实,家庭成员的成长也是如此。父母仅仅满足于自己的成长是不够的,甚至仅仅用自身的成长故事、成长榜样影响孩子也是不够的。成长有一个共作效应,有一个生命的成长场。父母与孩子一起阅读,与孩子一起锻炼健身,与孩子一起郊游走进大自然,与孩子一起参观博物馆,不仅仅能够让孩子拓宽视野、增强体质,自己也会收获满满。父母与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完全是互动的关系。父母的成长会带动孩子的成长,孩子的成长也会促进父母的成长。而且,抚养孩子并不仅仅是父母的任务,也是父母进行精神生命第二次发育的最佳时机。对孩子的抚育过程,是父母对自身成长历程的一种折射。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没有人有完美的人生,每个人的童年生活都有各自不同的伤痛,这些伤痛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在不知不觉中积累,最后成为拦路的巨石。如果父母能够用心梳理孩子的教育问题,就能回顾和化解自己成长中出现的问题,就能实现精神生命的第二次发育。
孙云晓:父母教育孩子,不是靠学历、收入和地位,而是靠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教育能力。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但很多父母并不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也不懂得尊重孩子的个性和性别差异。加之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很多家长对于新媒体掌握的能力不如孩子,这些都要求家长持续不断学习。
刘丽萍:许多家长向我咨询,孩子粗心马虎、磨蹭拖拉、没有时间观念、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叛逆和逆反,而且通常孩子越大,情况就越糟糕。其实,孩子的问题往往折射出的是家庭教育的问题,我们要把盯孩子的目光收回来,关注到父母的自我学习和成长上。父母不成长,孩子不可能成长。
2、
家庭教育的重要特点是
“不教而教,不学而学”
主持人:有人说,家庭教育是“与生俱来”的,孩子一出生,家庭教育就开始了。各位老师怎么看?
傅国亮:家庭教育的特点是“不教而教,不学而学”。例如,父母带孩子上街,与路人相撞,父母是与人争执,还是与人谦让,父母虽然不是在“教”孩子如何为人处世,但已是“不教”而“教”。孩子在一旁仿佛心不在焉,已然“不学”而“学”。今后,孩子遇到类似事情,会效仿父母采取的态度和方法。有一首编译的小诗《当你以为我未留意的时候》,以子女的口吻,就是在讲述家庭教育的这个特点:“当你以为我未留意的时候,我看见你为生病的朋友送去亲手做的饭菜,从此我懂得了我们都要相互关爱的道理。”“当你以为我未留意的时候,我学会了人生中应该懂得的大部分课程,它们能使我在长大后成为善良、有为之人。”
朱永新:如果把人的生命分为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三个维度的话,三重生命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辩证统一的关系。一定程度上,人一生的成长,就像筑造一座金字塔,以自然生命之长、社会生命之宽为底座,底座越牢固越庞大,精神生命之高则越可能坚不可摧。自然生命之长强调延续存在的时间,社会生命之宽重在丰富当下的经验,精神生命之高则追求历久弥新的品质。长宽高三者的立体构筑,构成了生命这一“容器”的容量。家长要学会在这三重维度上,实现与孩子的共同成长。
孙云晓:现代社会是两代人共同成长的社会,当今时代,社会变迁速度异常之快,不仅儿童面临着发展问题,成年人也面临着完善自我,迎接社会选择的挑战,面临着一个学习与接受继续教育的问题。面对未来的尚不知晓的世界,成人已难以告诉孩子这是什么,那是什么,或许孩子不懂的,成人也不懂,成人懂的,孩子亦已明了。我们强调父母与孩子的共同成长,实际上是在强调一个交流的过程,即一方面成年人将自己所走过的成长道路展示给孩子,作为一种可供参照的经验和教训;另一方面,孩子以其对新事物的敏感和快速接受的实践,也为成年人适应当代社会提供中介和桥梁。
3、
家庭是成长之源
主持人: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明确规定:家长应当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教育法》中也规定:学校教师可以对学生家长提供家庭教育的指导。那么,父母该如何与孩子共同成长呢?
朱永新:有几个元素是至关重要的,理想是成长之魂,阅读是成长之基,习惯是成长之本,敬业是成长之道,家庭是成长之源。
傅国亮:古人云:“人生之乐,无如读书;至要,无如教子。”“爱子而不教,犹为不爱也;教而不善,犹为不教也。”我认为,家长的主体责任可以概括成八个字: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家长要全面学习家庭教育知识,系统掌握家庭教育科学理念和方法,自觉地用正确思想、正确方法、正确行动教育引导孩子;不断更新家庭教育观念,坚持立德树人导向,以科学的育儿观、成人观、成才观引导孩子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身作则,时时处处给孩子做榜样,以自身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品行影响和帮助孩子养成好思想、好品格、好习惯。做到“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
刘丽萍: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是陪伴,陪伴不能简单体现在量上,最重要的是要体现在质上,要做到有效陪伴。同时,要特别注重习惯养成。孩子习惯最初的养成是在家庭,无论是学说话、学刷牙、学走路的习惯,还是爱读书、善于管理时间、遵守社会规范的习惯等。
孙云晓:家庭教育的实质是改变父母自己,而这种改变的关键就是自觉自愿地与孩子一起成长。这样一个成长过程,既是父母自身发展的需要,又是胜任家庭教育的需要。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守望新教育》特别链接——
[家校合作共育]
家校合作激活教育磁场——新教育实验第十七届研讨会《南京宣言》
......
守望新教育微信号:swxjy_cdq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